天賦不代表一切,心態才是決定你將成為什麼樣子的人的關鍵。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杜維克博士的知名著作 心態致勝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 (購書連結

 

想必非常多人早就聽聞過這本暢銷書,這也是我個人第二次將這本書讀完。相較於三年前的我,我對於書中的各種觀念又有了不一樣的感悟,究竟"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之間有甚麼不同?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養成正確的心態,去迎接人生中的挑戰?

 

就讓我將書中最能觸動我的地方和大家分享吧!

 

定型心態:人的天賦是注定的

相信你的素質是無法改變的,這是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這種心態使你總是急切於一再證明自己。

 

由於定型心態者認為,我們沒辦法透過後天的努力來進步,天賦已經決定一切。因此,他們會想方設法地去做一些試圖搏人眼球的行為,想要透過外在的身分、評價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對定型心態者來說,他們不會花心思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因為他們覺得這沒有用,這種事情是一開始就註定的,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所以,他們會想辦法把現有的能耐給秀出來,透過和比自己還差的人去比較來凸顯自己有多猛;或是透過爭取亮眼的頭銜來包裝自己,讓別人覺得自己好像很厲害。

 

那些相信素質固定不變的人迫切想要成功,成功時,他們可能不只覺得驕傲,可能還會心生優越感,因為成功代表著他們的固定素質優於別人。但是,在定型心態的自負背後,隱藏著一個簡單的問題:當你成功時,你是一個重要、有價值的人,那麼當你失敗時呢?

 

成長心態:我們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素質

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的基本信念是:你可以透過努力、策略與他人的幫助,培養與加強你的基本素質。雖然每個人初始的天賦、資質、興趣或性格可能不同,但人人都能透過用功和累積經驗而改變、成長。

 

是不是覺得很勵志?而且相當的有道理。

但是我們所表現出來的,卻經常不是這麼一回事。

 

尤其刻板印象更是會影響我們的成長心態,書中提了一個令我蠻有印象的例子:一個很有數理天份的女孩子,被老師說你應該去讀女孩子適合的科系,甚至還故意打壓他,最終他就真的被這樣的觀念給影響,最終去讀了文組相關的科系。

 

我自己也有被刻板印象給影響的經驗,從小我父母就跟我說我們家沒有美術、音樂類的天賦,所以讓我可以不用在意沒關係。於是我便將"沒有天賦"這個詞當作理所當然的藉口,去逃避學習這個領域的技能或知識。但現在想想,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心態,就算我剛開始並沒有其他人一樣優秀,但如果我願意靜下心、持之以恆地去學習,我想,最後積累而出的成果也會相當可觀,但,因為這樣的定型心態,讓我從此關上了學習藝術領域的大門。

 

但是,真正的成長心態者不會這樣做,他們不只尋求挑戰,他們也因為挑戰而愈發強大,挑戰愈大,他們的能力就愈多元,獲得更多成長。正因為不擅長,所以更應該去學習,如果你連自己較不擅長的領域,都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時,這會讓你在心態上有很大的提升。

 

Mindset, Brain Storming, Tablet, Woman

 

贏家靠的不是天賦,而是更努力的練習

回想別人贏過你,而你認為那是因為他們比你更聰明或能幹的時候。現在,請改成這種想法:他們贏過你,其實是因為他們用了更好的方法,自學更多,更努力練習,設法克服障礙。若你想這麼做,你也可以做到。

 

如果將一切的成功都歸功於天賦、運氣,那麼這很容易會讓人失去動力,從此活在自怨自哀的世界裡。所以,改變你的想法吧!以後在看那些成功的人物、案例時,我們要想的是,他們肯定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付出了常人難以負荷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那麼,你還在等什麼呢?還不趕快投入自我成長的訓練裡,一步一步的成長茁壯。

 

父母、師長及教練發出的訊息,是否帶有定型心態?

孩子們都聽得出來

 

我們希望被稱讚的,是我們付出的努力、永不放棄的精神,這才是成長心態最需要的東西。讚美不應該針對孩子的個性,應該針對他們的努力與成就。如果我們相信天賦是注定的,就會不小心落入定型心態的陷阱。

 

這其實真的是普遍家庭的問題,我們太容易去稱讚孩子們的表現,這會讓他們覺得,如果我今天沒辦法表現的這麼好時,那麼爸爸媽媽就不會這麼愛她了。

 

父母經常認為,他們可以藉由讚美子女的腦力與才能,來賦予他們恆久信心,就像似與他們一份禮物似的。但這其實不管用,事實上具有反效果,一旦孩子碰上任何困難的事,或是遭遇到任何不順遂境況時,他們就會對自己產生懷疑。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學生會故意不讀書來當作考試成績不好的藉口,我之所以考差不是因為我不夠聰明,只是我沒有努力而已。努力過後但失敗,跟不努力然後失敗,定型心態的人會選後者,因為這讓他們有藉口可以維持他們那可憐的自尊心。

 

我並不是要批判這樣的行為,因為我也曾經做過類似的事,為了讓自己保持很聰明、天賦極佳的狀態,選擇去讓步努力成為我失敗的藉口。但這很顯然是不對的,一個成長心態者,不應該有這樣子的想法。

 

Athlete, Sports, Stadium, Running, Track

 

讓你的大腦有最佳表現,隨著學習而成長。

不是每項錯誤、過失都意味著世界末日,在成長心態下,過錯是在提醒你,你不是完人,過錯提供你下次改進的線索。

 

從錯誤中學習,而不要把錯誤當成人生中的汙點。我其實蠻慶幸我的家人都是偏向成長心態的人,在和我相處時,會鼓勵我去多嘗試、挑戰不一樣的事情,並且不要害怕失敗,那是很好的養分。雖然我仍然會被失敗後可能會帶來的負評、異樣的眼光或評價給影響,但相較於其他的孩子,我已經算是更勇於面對失敗的人了。

 

而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更是下定決心要正視這件事,勇敢去面對與接受每一次的錯誤,並將過程中值得學習的地方給記錄下來,成為我日後能走更遠的養分。

 

你不能靠聲稱而獲得成長心態,你必須展開旅程,走向成長心態。

成長心態的基本信念:相信人可以改變與成長

 

當然,不是每個人一開始就是成長心態者,我現在也不敢說我擁有"完全"的成長心態,有時候,我的定型心態還是會突然跑出來影響我當下的行為,但是,我已經漸漸可以感覺到它要出現的時機,逐漸能控制並且改變自己的想法。

 

Mushroom, Autumn, Growth, Edible, Forest

 

在這裡也跟大家分享,書中提出的,關於如何邁向成長心態的幾步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邁向成長心態的旅程

第一步,擁抱你的定型心態

我們必須面對事實,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定型心態,我們全都混合了成長心態和定型心態,我們必須認知到這一點。

 

第二步,小心別觸發你的定型心態

在你充分了解你的定型心態即出現時機之前,別做出批判,只要觀察就行了

 

第三步,請為你的定型心態"人物"取個名字

可以試著給她取個你不喜歡的名字,好提醒你,你不想成為這樣的人

 

第四步,請試著教育他,帶他一起走上你的成長旅程

你愈警覺於定型心態何時出現,就愈能避免他對你產生影響

了解人人都有一個定型心態人物,可使我們對他人有更多的同情心,幫助我們了解他人的掙扎

 

【總結】

這本書真的能帶給人很多的省思,我其實在三年前就看過了,也自認將"成長心態"內化到自己的大腦裡,但在重讀一次、重新檢視自己這幾年來的行為時,我仍然發現,定型心態還是經常發生在我的生活當中。

 

因此,我在第二次看完這本書後,學到要更加的謹慎、保持謙遜之心,經常檢視自己是否不小心落入定型心態的陷阱,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成長心態者,在之後的日子裡持續練習,提升我的素質!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心得 個人分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學生阿童 的頭像
    大學生阿童

    大學生阿童的部落格

    大學生阿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