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帶給大家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長勝心態

其實我也是上周才剛讀完這本(熱騰騰的),從中學到非常多受益無窮的觀念!就讓我今天一一為大家說明吧!今天還是老樣子,在這篇文章中我會以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看重點整理 以及 個人心得 這三個部分進行撰寫!

 

長勝心態適合什麼樣的人閱讀呢?

 

1.有些厭倦了目前生活的人

如果你在工作或是學習上感到些許倦怠,明明一切都還算順利,卻總感覺少了點甚麼,缺乏熱情讓你在做每件事都感到很無趣的話,我非常建議你可以讀讀看這本書,有時候我們拼命地賺錢、投資自己抑或是努力工作,卻常忘記我們為何要這樣做,它背後的目的跟動機是什麼?如果我們不能理解的話,將陷入惡性循環,"長勝心態"會告訴我們如何設定目標,以及定義"成功"

 

2.覺得自己喪失了工作/學習的熱情

我們經常在某段時間會充滿動力去學習或是工作,但有時卻會發現,越到後面越沒力,這並不代表你的意志力不夠堅強,而是你沒有找到你努力的原因或是動機,這是大部分人都會有的問題,試著去看這本書吧!也許你能和我一樣從中理解到自身的熱情所在!

 

3.找不到未來的方向

從學生時代開始,我們就被灌輸要考最好的成績、上最好的高中、大學以及找到最高薪的工作,但當別人問你問甚麼要這樣子時,你能回答出來嗎?當然,大部分人都會說"這樣才是成功阿""想當最TOP的那群人",但其實你是真的發自內心想這樣子做的嗎?對你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甚麼?如果你和我一樣,曾經對自己努力的方向及未來感到迷惘的話,也很推薦你看這本書,會讓你明白自己究竟想追求甚麼!

 

重點整理

 

一、如何定義成功?

我們定義成功時,會多看重獲勝這個"相對化"成分,將很大程度影響我們對其他人的想法及互動。不過那些看起來十分成功、勝利的人物,真的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快樂、自在嗎?

 

形而上的空虛感經常伴隨渴望已久的勝利,贏,永遠沒有止境的一天。

 

這是書中我很喜歡的句子,我們常常在達成某一追求很久的目標後覺得空虛,卻不曉得原因,只是默默地繼續追求下一個"成功事件"。其實一個人想要比別人更強或更聰明,其實多多少少是在說服自己,我還不錯,我們愈是被公認為贏家,我們愈覺得自己會變輸家,因為要一直贏下去,才能證明外界所言實至名歸。

 

當然,成長並非一定是壞事,一如競爭也並非絕對不好,但是狹隘的執著於成長,不僅不將其擺在首要地位,也視為唯一的評量標準(而且還是不可靠的評量指標),那麼這樣的成功定義不見得是好的。

 

不惜一切代價的勝利是要付出代價的 : 包括對抗、傲慢、自私自利、不懂謙遜、缺乏慷慨等附屬物,诶們必須尋找更好的方法 : 意即長勝思維的開始

 

二、長勝思維--C : 想清楚、持續學習、建立連結

1.想清楚(clarity)

清楚知道甚麼東西對自己重要,採取更廣泛與更長期的是也定義成功的樣貌,以及邁向成功路上我們希望累積甚麼樣的經驗。成功不只是短期的指標與結果。

 

2.持續學習的態度(constant learning)

成功是建立在個人不斷成長,而非由外在的結果定義

 

3.主動建立連結(connection)

不論做甚麼事,務必把建立關係視為首要之務。

 

長勝思維的目的是,當你追求成功時,會擁抱並發展所有可能影響成功的因素,讓我們重新定義成功 : 想清楚甚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這會影響長勝思維。

 

一早起來可以思考、問問自己,從現在一直到未來,你想怎麼影響你的家庭、團隊、社區乃至社會,讓它們有所不同?思考現在的努力可能造就的成長期影響以及可留下甚麼讓人緬懷的風範與成就?問自己 : "甚麼事讓你早上起的了床?"釐清自己想從每一天得到甚麼收穫,以及怎麼做才能為周遭的世界做出貢獻?你想發揮甚麼影響力?

 

你留給後人的不是刻在石碑上的銘文,而是被織入他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這才是我們追求所謂"成功"時需要抱持的心態!

 

個人心得

我覺得這本書給了我長久以來的困惑一個答案了,先前的我總覺得一直在追求各項組織、活動或是考試的成績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剛開始可能很興奮很有熱情,面試錄取後或是考試拿高分也會很開心,但...也就開心那一下,之後反而必須揹著所謂"勝利者"的標籤前行,有時會讓自己壓力更大。

 

而且最美好的時間總是在追逐目標到成功達成的這段短短的時間內,一旦獲得所謂"成功",我發現我的心情並沒有想像中激動或是快樂,反倒是會覺得少了點什麼,有些落寞…像是我在準備資種前,每天幻想的都是如果我成功錄取後會有多開心、充滿熱情等等,但等到我真的順利拿到offer之後,我卻毫無感覺,當時的我還非常困惑,但"長勝心態"給了我答案,正所謂形而上的空虛感經常伴隨渴望已久的勝利,"贏,永遠沒有止境的一天",每當我們獲得一項渴望已久的勝利之後,便會感覺空虛,而填滿這個空虛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追逐下一場勝利,我們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這樣子的循環。

 

那該如何跳脫這樣子的思維呢?書中提到長勝思維的目的是,當你追求成功時,會擁抱並發展所有可能影響成功的因素,我們應該要重新定義成功 : 想清楚甚麼對你來說是重要的,這會影響長勝思維,不要陷入不斷競爭的循環當中,這只會讓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感到空虛而已,當我們驀然回首才發現人生大好時光都浪費在這上頭時,會非常遺憾。因此長勝思維鼓勵我們在意外或危機發生前,就能改變對成功的觀點,而非等到危機之後不得不改變,所謂""的定義,不再是表現超越對手,而是願意和他人合作,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標,抱著持續學習的心態、願意調適、向對手學習、與對手合作而非一心只想擊敗他們。

 

可能很多人仍然會說這些是弱者替自己找的藉口,就現在的我來說,雖然能理解"長勝心態"的概念並且認同,但潛意識還是會對競爭心態有些許依賴,畢竟這可以說是根深柢固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希望接下來的我能透過多思考、多閱讀以及多和他人交流去印證這個觀念,並從中衍伸出一套屬於自己對"成功"的理解,走出自己的道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學生阿童 的頭像
    大學生阿童

    大學生阿童的部落格

    大學生阿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