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你限制了自己。
如果我們能擺脫這些限制,世界會不會不一樣?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聲名遠播的暢銷書 挺身而進
這本由臉書營運長 雪柔.桑得伯格 所寫的巨作,想必大家早就聽過它的大名。
(購書連結)
而這本書其實是為了想要增加自己晉升到領域頂峰機會,或積極追求目標的女性所寫的,書中描述了非常多女 性在職場及生活中所受到的種種限制與不公平,並在指出這些現況後鼓勵所有女性破除這些限制;此外,這本書同時也是為了想了解女性的男性所寫的,幫助男性了解女同事、妻子、母親或女兒所面對的障礙,從男性角色共同打造男女平權的世界。
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覺得:這該不會是一本女權主義的書籍吧?
但在我看完之後,我覺得不盡然,裡面確實有非常多有著深刻意義的洞見,不僅僅是在女權上做文章,是一本連身為男性的我看了都會有所啟發的好書!就讓我簡單和大家分享一下書中繞我感觸最深的部分以及我的看法!
你也被社會的刻板印象框住了嗎?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規劃出自己獨特的道路,定義符合自己人生、價值觀和夢想的目標。
我們認為自己能做甚麼、應該做甚麼,主要是被社會期望所塑造出來的。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男生就應該去當工程師,女生應該要去當老師」這類的刻板印象,而我們許多人未來的職涯發展也確實被這樣的觀念給影響,進而走上自己沒那麼喜歡,卻被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職位。
而書中在這裡提到,現階段社會上還是普遍認為,在「家庭」這個部分,女性理所當然地要負更多的責任,承擔更多的家務、陪伴孩子,甚至放棄工作而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有非常多的女性明明在職場上混得風生水起,卻在有了家庭後被迫離開這個可以讓他們大展拳腳的職位。
這也是作者之所以寫這本書的原因,他看到太多出色的女性因為這樣的刻板印象,而喪失了追求領域頂峰的機會。就連他自己在求職的過程中,也碰過非常多性別上的不平等。而也正因如此,才需要有智慧、經驗的人來告訴大家,我們可以如何改變?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把握轉瞬即逝的機會,是登臨頂峰的關鍵
想把握機會,就要有信心,或至少假裝有信心。雖然這聽起來像陳腔濫調,但真的很少有機會是自動送到面前的,都是要靠積極伸手去抓、才有機會。
作者提到了一個在職場上追求升遷非常重要的心態:要敢於爭取
今天你如果看到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你若猶豫不決,便很可能錯過它。可是在職場裡,勇於爭取這些重要職位或升遷的對象,往往是男性;女性太容易感到不自信、畏懼挑戰,進而將這些機會拱手讓人,這也是作者有些恨鐵不成鋼的在書中寫下這些內容的原因:太多優秀的女性沒有挺身而進,去爭取那些本該屬於他們的好機會
現在世界變化這麼快,把握機會比以往更重要。鮮少經理人有時間仔細評估所有應徵者,更不可能還要說服含蓄的人來應徵。而且,愈來愈多的機會是模糊的,是有人主動投入所創造出來的,然後就被無中生有、成為那個人的工作。
所以,鼓勵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大家,當今天有個條件不錯的機會,先勇於爭取再說(你本身也要有一定積累),機會是留給準備好,並且敢於踏出那一步爭取的人,自信展現自己的成就,是創造更多成就的關鍵,職涯升遷有賴於大家相信你對成果有所貢獻。
而且其實沒有一個機會一開始就完全符合你的條件。你必須抓住機會,把機會調整成適合你,而不是一直想挑到剛好適合自己的機會。
刻板印象-強勢的女生不討人喜歡?
對男性來說,專業成就的每一步都是加分;對女性來說,即使她們的成就受到肯定,卻常得到不利的評價。女人如果很能幹,就顯得不那麼友善;女人如果很和善,大家只會覺得他人很好,較不注意她的能力。
這點我必須承認,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我們很容易會對那些展現領導氣質、野心蓬勃的男性產生崇拜、想追隨的感覺,大家都會覺得這個人很優秀、很有能力,可如果今天是一位很厲害的女性呢?你覺得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就我個人而言,我當下會有些排斥感,認為這個女生有些太過咄咄逼人,心理可能會想「女生應該溫柔一點好」。但,這很明顯是一個錯誤的想法,誰說女生不能擔任領導者、不能成為團隊裡的意見領袖?她的能力、口語表達以及企圖心都很出眾,但為何我們就是不能接受?這就是現今社會上有的問題:性別刻板印象
這也使得我在看這段時有些慚愧,雖然我已經算是很理性的一個人,但難免還是會偶爾出現這類危險的想法,那麼,其他人呢?豈不是更加嚴重?這也是作者感到憂心忡忡,在書中點出這個現象的原因吧!也希望不只我,所有在看完這本書的人,可以改變這樣的思考方式。再碰到類似的狀況時可以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讓這個世界更加公平!
誰說家庭只能靠媽媽?父親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們平時都只看的到「家庭主婦」的出現,卻似乎沒甚麼家庭主夫,這是為什麼?大家似乎都下意識地將家庭的工作全部交給女性,認為這就是他們的天職,而男性,只需要負責在職場上打拼、提供這個家經濟來源就好。可是,這真的是正確的相處模式嗎?
過去四十年的研究發現,有父親關懷的孩子,心理狀態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好。即使父親只參與一般的教養,孩子的學業和日後的經濟成就都比較好,青少年犯罪率較低,也比較有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所以,其實男性在家庭裡,也是十分被需要的!希望我們這一代能有更多人出現這樣的意識,男女雙方一起將家庭、工作與照顧小孩的事項平均分攤,共同扶持彼此。
人生沒有平衡,只有取捨
兼顧一切這種過時的說法,忽略了經濟關係的基礎:取捨、交換。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做限制最優化,試圖在事業、孩子、關係等參數下,追求效益最大化,竭盡所能地分配時間。
每個人一天就是 24 小時,上天是公平的,沒有人能突破這個定律。所以,我們最該做的,是經過衡量後,做出最適當的時間分配,活出最適合自己的人生。
設限,是我們自己的責任,我們需要決定自己一天要工作幾小時、願意出差幾天。如果後來覺得行不通,我們也知道照自己的方式努力過了。生涯的長期成功,通常需要懂得不要去滿足別人對我們的一切要求。懂得喊停,也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能與認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原則,在職場上得體的應對進退,將你的產出價值最大化,這才是一個成功人士該有的素養。
這裡也節錄作者對成功的看法:如果我必須接受一種「成功」的定義,我會選:成功就是做出自己能做的最好選擇......然後接受這個選擇。我們給女性和男性最好的建議是,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別再內疚。成功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只是傾你所有、盡你所能罷了。
【總結】
起初,我是以局外人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的,因為總下意識地將其視為一本女性才該好好讀的書,殊不知,裡面的洞見和觀察出的社會現象,都讓我深思許久。不但更了解女性在心態、想法上會受到什麼樣的限制,也讓我更能去同理身旁的異性夥伴,能用同理心去和她們溝通。
同時,也對於湳女之間在家庭、工作與生活上該如何做出調整與取捨有了更為清楚的概念,雖然我離這階段還早,但卻仍不失為一次很好的思考訓練,讓我很好的體驗了一下兩難的局面(工作家庭間),實在是非常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