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情緒就像天氣,每天都在改變,雖然有時不穩定,但也不會持續很久。
就像是太多雲會讓人想曬太陽,太陽太大也會讓人想找地方乘涼,情緒是一種訊號,告訴我們該如何行動;我們應該聽取自己的情緒,但我們不等於自己的情緒。
這也是一本關於處理情緒的書籍,而其實書裡也寫了非常多關於待人處事、追尋美好人生的一些原則,我個人非常喜歡其中幾個篇章,作者的用字遣詞十分吸引人,搭配上動人的故事,讓我沉浸其中…
重點摘錄及分享
情緒是雲,你是那片天空
每一個思緒,就像是划過眼前的雲彩,或說是短暫的氣象,
而你是天空,無論氣象怎樣變化,天空永遠在那兒,永遠不變。
很有文藝氣息的一段話,這是我這種粗鄙之人望塵莫及的文學造詣,但裡頭蘊含的道理卻十分受用,無論你的情緒如何變化,你還是你,在短暫的情緒過後,我們終究要回歸正常生活,因此,試著輕鬆去看待你的情緒吧 !
人生就像觀看一場演出
我們之所以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看一場人生精彩的演出,
而不是為了坐在一個最好的位置上沉沉睡去。
很喜歡的一句話,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人汲汲營營一輩子,就是為了追求理想中的美好生活,賺大錢、變成有錢人等十分常見,但等到臨終前才發現,辛苦了一輩子,卻似乎有些偏離原本的夢想,正準備要開始享受時,卻發現時間所剩無幾,甚至,在還沒意識到這一點之前,就已經離世了。
作者這裡還用了一個動人的小故事,一對兄弟為了拿到演唱會的門票,拚了命的工作賺錢,但當他們終於拿到最佳位置的門票,並且入座時,卻因為身體過於疲勞而沉沉睡去,一直到演唱會結束都沒有起來…
充滿智慧的道理搭配上易懂的故事,讓我對於這個觀念有著深刻的印象,有期許我自己在日後拚搏事業、為夢想而奮鬥時,能掌握好分寸,並定期回顧自己真正追求的事物,時時刻刻明白自己努力的緣由和期望達成的目標,而不要拚過頭造成本末倒置。
抑鬱是對過去的過度執著,而焦慮就是對未來的過度執著。
我們需要的是一雙看向未來的雙眼,
一個能夠關注並享受當下的心理空間,
並從自己過去的經歷當中,萃取出正面的動力。
很有意思的一段,我們經常會因為懷念過去而感到抑鬱,而對自身的未來感到焦慮,這正是我們對於這兩者過於執著導致,也經常可以發現周遭的一些人會特別對其中一項有深刻的感受,造成他有一些心理上的不適,這些都可以說是過度執著的後果。
雖說要勇敢看向未來、活在當下並萃取過去的精華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的合理,大部分人應該也都知道,這件事是正確的,但真正能遵循這個理念去思考、行動的人有多少呢?我自己都不敢說我能完全做到,我也會對未來感到焦慮、對過去產生一些情緒,不過,一旦我發現我有這樣子的負面情緒出現,我就會立即喊停,並拿出先前寫下來的,未來的目標和自己現在應該要做的事來提醒自己,不要太被這些事情給影響,專注於當下,放眼未來才是最好的選擇。當我反覆操作了幾次這樣的流程後,我發現我便漸漸不太會有這種情形出現(偶爾還是會拉),也更能專注在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上!
有取,必有所捨
做事做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最怕的是甚麼都想做到滿分,結果什麼都沒做好。
這句話也是深深觸動我的心,我雖然不是完美主義者,但我是個非常貪心且高傲的人,我總是想把所有手上的事情做到高水準(至少要能得到他人讚賞),而憑藉著自身的能力,我先前也確實都能做到這點。但是,在我升上大二之後,手上的事情、責任變得更多、更重,可我卻依舊來者不拒,並想靠著過往的方式去完成這些任務,結果可想而知,我失敗了,輸的一蹋糊塗。但卻也因此給我打響了警鐘,雖說過程中有出現一些突發狀況,可我沒能處理好這點是事實,而最大的原因就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全部都要,妄想在各個地方取得平衡(先前的我甚至想在每處都表現出色),取捨,是一門重大的學問,正如同書中所述:我們無法獲得完美的平衡,因為人生充滿了變數。
在日常生活中靜下心來,換個角度探索,
例如觀察自然光影的變化、觀察物件周遭的空間,甚至換個角度逛街,
你也許能有些不同的感觸,也從過程中更加認識自己心態的微妙變化。
換個角度看世界,隨著城市的節奏,讓自己的心情漫遊。
這和我最近從各類書籍、自己的思考當中摸索出來的想法非常相近,而且文字敘述非常的優美,因此放在這和大家分享一下。現在的我只要有空,都會給自己一些放空、觀察周遭環境的時間,去仔細看看周遭那些看似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去思考為何他們會出現在這裡,我其實也不曉得為何要這麼做,只是覺得這樣做的話,心情能得到放鬆,放慢自己的節奏,融入到周遭的環境裡。
當訊息越來越多,而時間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意氣用事。
我們更容易聽信誇張的敘述、更不會停下來查證訊息、更容易見到影子就開槍。
這真的是現在人們最真實的寫照:看見影子就開槍。
尤其現在的網路資訊爆炸,但資訊的來源與可信度卻得打上大大的問號,因為太多假新聞或是謠言出現在網路上了,而大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卻仍經常對許多資訊深信不疑,甚至根據一些莫須有的內容來詆毀他人,在網路上掀起罵戰,這讓我十分難過,卻又可以理解,在這個注意力逐漸發散的時代,我們更容易被一些聳動的標題所吸引,內容愈荒謬便可獲得更多的點擊率,這也是為甚麼現在有如此多的農場文和假新聞的原因,因為人們愛看。
但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要養成批判性思考的習慣,對於各類的訊息、新聞等抱持懷疑態度,自己上網做查證才是正確的做法喔!
不怕失敗,只怕太成功
失敗會讓我們停下來,迫使我們檢討、重組,
但太成功時,卻很可能希望作的面面俱到而過度透支自己。
我們往往能從失敗中學到非常多寶貴的經驗,更難能可貴的是,唯有失敗,才能讓我們停下腳步,去好好檢視自己近期的表現,反倒是成功時,我們會容易沉浸在喜悅和自大裡,又或者,為了滿足自身成功的印象而過度壓迫自己,像是書中便有提到,身為哈佛高材生的他,為了滿足他人的社會期待(別人眼中的成功者),而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擔更多的壓力。
因此,不要太過害怕失敗、渴望成功,我們要做的是擁抱每一次的失敗經驗並從中學習,而成功時固然可以喜悅,但請不要過度在意,應該要將精力花在下一個挑戰上,不斷激勵自己,成就非凡的人生!
性格和習慣確實不容易改變,但不意味著沒辦法改。
我們可以透過每天小小的進步,積累成一個大的翻轉。
正所謂: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
我們不用奢望一步登天,要在短期之內做出極大的改變是違反常理的,但只要我們循序漸進,每天進步一點點,透過時間和複利的積累,在未來便能看到豐厚的成果!
當你的目標明確,就不會為了過去的得失而在負面情緒裡空轉,
你也才更能察覺到那些對你長期發展有爭鎮幫助的人事物。
這就是一個格局的概念。你的格局大了,你的好運雷達也跟著放大,
也就是所謂的"當你無所求,才會無所不求"。
作為結尾再合適不過了,只要你擁有明確的目標,便可以無所畏懼的向前邁進,也代表你有著更大的格局,格局不同,你眼裡的世界也會有所差異(我現在深刻體會這點),所以,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吧!之後便盡力去完成它,每當過程中出現情緒低落的時候,回頭看這個目標,想必他會帶給你很大的動力去繼續前進,我現在也正這麼激勵自己,也在提升了自己的格局、眼界之後,覺得整個人彷彿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