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是在 期中驗收 之後的專案進度分享!(文章連結)
這次的主軸是專案後期執行與分析!
專案後期大方向(後續走向)
這部分會簡單和大家說明一下,在期中後我們需要做哪些事情(依照順序)
-期中調整
由於我們在期中驗收時有得到各組 Mentor 學長姐們的回饋與指點,因此,會需要在驗收後,
透過小組開會討論決定究竟要在實際執行前做出那些修正,以便產出最佳成果。
-MVP 落地執行
在調整完專案的內容後,我們便會針對先前做的 MVP 雛形去做進一步的完善,包含時程、人力分配以及
關鍵資源等等,為的就是要在時限內完成產品的測試、接收回饋並分析成果,這也是本次專案最為重要的
一部分,資種希望我們不單單是紙上談兵,而是能透過實際測試來驗證我們的想法能否確實解決問題。
-成果分析
由於在最後的期末發表上,會需要我們將本次專案的成果展示給大家看,也需要告訴台下的聽眾經過本次
的測試後,我們得出了哪些結論和 insight,因此,在執行完 MVP 之後,會需要我們針對這些收集到的
內容去作質化及量化的分析,並得出經過思考和討論之後的結論,這樣才是一份具有說服力的商業簡報。
經過簡單的說明後,就讓我跟大家分享我們當初的過程吧!
根據學長姐回饋做出調整
跟大家說明期中時收到的回饋以及我們做出的調整
-學長姐的回饋
簡報可以提出更多量化和質化的驗證,樣本數要統一。
MVP的重點在於驗證某項功能是否符合受眾需求,結果可以是符合或不符合,不符合就可以不需要放在解方。
MVP 效益驗證、呈現與預估,MVP 如何驗證到解方。期末報告需要提出計算 MVP 的效益。
以上就是學長姊根據我們的簡報及企畫書所給予的回饋,如果大家對我們的專案內容感興趣的話,
-根據回饋所做出的調整
針對學長姐們提出的眾多回饋,我們在討論過後,決定進行三個部份的調整。
1. 在名稱方面,由於我們的解方最終是希望能夠提供退休長者一個可以互相揪團參與活動的平台,和互惠這個名詞似乎並無太大的連結,因此我們決定將其更改為較為貼切的揪友團。
2. 而缺發量化數據則是因為我們原先是只想透過訪談來收集回饋,但可能僅有這方面的數據說服力並不是相當足夠,因此也有學長姊提議讓我們加以改善,我們也決定在最後加入問卷調查來加強這部分。
3. 最後則是在調查長者參與社交活動動機上面,我們並沒有實際找出佐證資料來說明,而是透過自行假設,那學長姐也針對這點提出質疑,因此我們也決定透過訪談來調查。
好啦!說完了調整的部分後,接下來就是實際執行啦!
執行 MVP 過程
實際執行啦!
-前期規劃
其實不曉得為啥,在度過期中驗收之後,我們整體團隊的開會效率和產出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在接收完學長姐們的回饋後,我們很快就做出調整,在兩次會議的時間裡便完成了整個 MVP 執行的粗略規劃,包含流程、分工以及關鍵資源等。
而簡單來說,我們會透過測試的方式來讓長者們理解我們解方的構想,再透過問卷調查和實際訪談來蒐集他們的回饋。而方法則是將我們的構想透過影片的方式來撥放給長者們觀賞(用 PPT 做),接著將事先創立好的臉書社團(長者們互相揪團的平台)透過現場的投影機,實際播放並操作社團相關內容給長者們看,讓他們確實理解我們的想法後,再進入到訪談及問卷。
就連分工都在第一次會議就迅速產出(太牛逼了)
-中期聯繫與演練
在得出結論之後,接下來大部分的任務都是各自為自己的部分努力,包含透過電訪聯繫各社福單位(像是社區關懷據點、里民活動中心),以及製作影片和問卷設計等等,在這期間的會議都是以匯報進度為主,而為了確保測試當天的流暢度,我們也在線上進行了多次的 MVP 執行測試,包含影片、訪談及見面後的應對進退,雖說在時程的壓力下有點難受,但大家歡樂的氣氛總能讓我笑開懷,我們便在極其輕鬆的氛圍裡完成了對整體 MVP 的規劃。
-後期實際執行
其他場次的情形我並不太清楚,這裡僅分享我負責的場次。
我和另一位夥伴是負責到文山區的里民活動中心,針對參與中心講座活動的長者們進行本次的測試(這也是苦苦哀求得來的哈)
當天到現場時,那裏的長者大約有 20 人左右,而且令我們驚豔的是,那個講座的講師超會和長輩們溝通,經常能逗得他們哈哈大笑,讓我們讚嘆不已,而輪到我們時,顧慮到因為課程結束,大部分長輩已經有想回家的傾向,因此我們速戰速決的將影片撥放完畢之後,僅僅透過大約 30 秒的講解就邀請他們填寫問卷,這部分我覺得是我太緊張了,為了確保大家都能填到問卷(太執著在要拿到回饋),因此優些草草了事的感覺,但很幸運的是,這群爺爺奶奶都很熱情,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也得到非常多寶貴的意見。
整體來說,整個過程雖略感混亂但很溫馨,因為那邊的志工和里長們都很熱心幫忙,長輩們也都樂於給予我們回饋,這讓我著實感到溫暖,也算是相當不錯的體驗哈哈哈!
好啦!以上就是 TUV 專案的第四篇,專案後續執行!
期待下一篇的期末成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