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要已開發國家中,對工作與公司最反感的是日本上班族,而工時最長、勞動生產力最低的也是日本上班族。這就是從前的經濟大國--日本的真面目。

 

嗨大家,今天要帶來的是一本講述關於現階段日本社會現況的批判性書籍 上級國民/下級國民

書裡用了許多生動的例子和研究來告訴讀者,為何現在人與人間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造成「上級國民」和「下級國民」這樣的說法和風氣?

 

上級國民/下級國民:當加薪、買房、搭郵輪、談戀愛、休長假永遠與你無關,還能怎麼辦? (購書連結

 

平成時代|「失落的三十年」

雖說這部分是因為碰到種種天災、人禍等事項,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相較於歐美諸國,日本經濟生產力極端低落。日本經濟的問題並非對 IT 的投資太少,而是投資未出現成果。

 

【延伸閱讀】

平成失落30年 日企缺席全球20強

 

打破現況的方式|既得利益者會同意嗎?

要改善勞動環境,進而提升生產力,必須斷絕中高齡者豐厚的既得利益,重新檢視中高齡者的勞動方式。尤其對工作億是降低、總是被就業市場排除的年輕人,更要確保他們的工作機會,這才是真正的社會正義。

 

現在醫療體系的進步,讓許多人都能夠以健康的身體活到高齡,這也使得許多中老年人可以在職場上打滾得更久,而在工作數量不變,在老人不退位的情況,年輕人該如何上位?更別提日本是一個階級及其嚴謹、上下分明的國家,若上頭的人遲遲賴著不走,那麼,這群年輕人便毫無機會,這也是日本為何近幾年來競爭力嚴重下化的原因:缺乏活力

 

老人只想著在年輕時拚搏到的好位置上安穩度日等退休,而有衝進的年輕人再怎麼努力都看不到升遷的希望,這樣子企業怎麼可能會進步呢?我其實看到這裡不由自主地嘆了一口氣,但這問題要解決談何容易。換做我是那些既得利益者,我一定也不想讓出我的這些福利,人都是自私的,也正因如此,這世界才會有這麼多問題。

 

Nomad, Bedouin, Mountains, Wild, Wander

 

教育的本質為「擴大階級差距的工具」

福澤諭吉《勸學》:人並非生來就有貴賤、貧富之別。

不過勤於求知、博古通今者會成為高貴復育之人,胸無點墨者會成為貴賤之人。

 

有夠無情的洞見,但我超喜歡

雖說大家普遍認為教育是扭轉貧富差距最好的工具,但現實是,所有最好的資源都集中在有錢人身上,他們有錢去補最貴的補習班、有錢去上最好的學校、買最貴的教科書以及一出生就更知識性的家庭環境(父母皆為高知識分子),而窮人家卻只能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下,和那些先天就擁有更多資源的富人做競爭。

 

在這樣不對等的情形下,有多少人是成功翻身的?我知道一定有,但他肯定得非常的聰明且具備相當程度的運氣。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是汲汲營營的在自己的生活裡掙扎,還談甚麼讀書翻轉人生?

 

在這個講求知識的時代,最後佔據高位的那些人,大多都是高知識分子,比起以前的大地主、暴發戶,我認為知識分子掌握財富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他們有很大的機會能讓階級複製下去,核心的技術、能力和知識永遠都在這些人跟他們的後代手中,這讓那些做著無技術、知識含量工作的家庭該如何扭轉這個階級?我不知道,也沒有答案。只是覺得再這樣下去,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下層階級越來越難以翻身。

 

很喜歡書中下的一段見解:

知識社會的定義,就是具有高知識、才能者佔極大優勢的社會。

知識社會中的貧富差距就是「知識與才能的差距」。

 

【延伸閱讀】

教育是為了翻轉階級嗎?

 

Teacher, Learning, School, Teaching

 

日本獨有文化?繭居族

這是日本相當著名的一種現象,講述的是日本有許多人因各種因素逃避社會,隱蔽於臥室之中,有時長達幾年之久,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定義為「由於各種因素,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減少,長期未就學或工作接觸自家以外的生活空間之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極端的家裡蹲,基本上足不出戶,大多數人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因此大部分事情仍然可以依賴家人,讓其可以完全將自己封閉在房間當中,成為繭居族的一員。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出現近百萬30歲以下「繭居族」?

 

我認為不只日本,其實台灣應該也有不少相關案例,在這個網路發達、生活便利的時代,若想足不出戶,在家生活也並非難事,同時,因為心理出問題而導致厭惡社交的案例也在逐年成長,或許,繭居族也會成為台灣下一個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

 

Lonely, Man, Sitting, Resting, Shirtless

 

「不受歡迎者的恐怖主義」

-非自願禁慾者 involuntary celibate

這是一個相當奇特的團體(或意識形態),這群人大多數是男性,他們厭惡女性,他們認為女性瞧不起他們,不願意與他們發生性行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非自願禁慾狀況,就是女人害的。

 

關於這個有點荒謬的團體,我個人並沒有辦法做出太多有建設性的評論或分析,不過,建議大家可以看這篇文章,裡面有相當詳細的現況分析與說明,我也是透過這篇文章更加認識這個奇特的現象,真的是大開眼界…

 

【推薦閱讀】

【男人想想】宅男的逆襲──談西方母豬教INCEL

 

自由主義下的悲劇-廢棄人

人類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背後,「多餘的」人們被送往廢棄物處理廠,

或回收再生,或者被棄置於垃圾山。

 

其他人不需要你;他們沒有你的時候還能過得很好,甚至更好。對於你的存在沒有不言自明的理由,對於你有權留在這裡的要求也沒有合理的解釋。被宣布為「過剩」的人表示你已經被當作廢品處理。

 

這類的敘述其實我在 桑德爾教授的著作 成功的反思(大家可以點連結去看我當時的分享!)裡面提到的種種觀點不謀而合,在資本主義看似風光無限的外表下,有多少人因為能力不如人而被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從此一決不振。因為在這個充滿自由和機會的時代,若你沒能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夠努力、不夠強大,你的失敗全都是自己的責任。

 

在這樣的意識形態下,很容易會讓人心態炸裂,在發現無論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趕上上層階級的那群人時,便會心生絕望,極端一點的,甚至會發動革命、引發社會案件,這也是為何現在有這麼多偏激思想和團體的原因。若我們無法解決這個問題,那麼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陷入動盪,下層人民終究會暴動,用最暴力的手段來促成階級流通。

 

Home, Lockdown, Corona, Virus, Covid-19

 

【總結】

其實看這種和社會議題、社會現況有關的書籍,我都看得相當沉重,因為在得知這些現況後,沒能想出解套之法實在是相當不舒服,難道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情況持續惡化嗎?沒有什麼我們能做的事情嗎?

 

我到現在仍處於相當迷茫的狀態,我只希望在我得知這些現象後,能更加珍惜現有的一切,並在看到他人需要幫助時,勇敢伸出援手,做好份內的事情吧!之後再看有沒有機會參與更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心得 個人分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大學生阿童 的頭像
    大學生阿童

    大學生阿童的部落格

    大學生阿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